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。每年八月中(西曆9月7日或8日)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「八月節……陰氣漸重,露凝而白也。」 天氣漸轉涼,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,這是因夜晚水氣凝結在上面,故名。古人以四時配五行,秋屬金,金色白,故以白形容秋露。進入「白露」之後,在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。俗語云:「處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。」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,處暑仍熱,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,過了十八天,到了白露,就不要赤膊裸體了,以免著涼。還有句俗話:「白露白迷迷,秋分稻秀齊。」意思是說,白露前後若有露,則晚稻將有好收成。
台灣民間到了八月,處處桂花飄香,麻豆的文旦、新埔的紅柿已經開始上市。夜涼,水氣遇冷凝結成白露,二期水稻孕穗期,早植稻進入抽穗期。「白露南十日九日濕」,表示天氣漸涼了,若刮南風,則降雨多,南風起自海洋,自然帶來濕氣。
评论